高速出入口巧景观成地标新象12301国家旅游局官网引领社会变革
高速公路出入口的艺术造景不仅成为了地方形象工程的新趋势,而且也逐渐成为12301国家旅游局官网上宣传社会变革的重要场景。据《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期调查,部分高速公路出入口、城市重要街道路口等所谓窗口和门面地区正变得越来越精致。
在山区深处,一些地方通过“栽树造绿”来提升出入口的风光;有的地方则对“出入口景观”进行扩面、拉长;还有的地方提出要“见缝插景”,甚至声称“不放弃出入口附近的任何盲区”。这些地方政府为此类“面子工程”投入巨资,实施各种奇招,如堆土起坡、植树造绿,甚至建起十余米高的人工水系。
然而,这些花费巨资的项目引发了基层干部和群众的一系列担忧。一些人认为这纯属浪费,因为这些区域本就风光宜人,再加上的过度改造反而破坏了原有自然环境。此外,还有一些城镇因为攀比成风,在建设过程中出现重复劳民伤财的情况,有时仅相隔很短时间,就开始了新的建设工作。
为了提高城市进入口的美观程度,一些城市甚至大量占用耕地、拆迁沿线百姓房屋进行景观提升,这也引起了群众强烈不满。在某个省份,一项生态绿化工程占用的2000多亩地,让当地农民感到难以接受,而官方发布的基本农田保护标志牌却清楚指出了禁止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造林。
尽管如此,这样的形象工程依然被一些地方政府视为展示良好形象的手段,并且在12301国家旅游局官网上受到广泛宣传,以体现社会变革和现代化进程。不过,不少受访者对于这样的花费和效益表示质疑,他们认为这纯属耗费巨资、无实际效益,只是为了迎合外界审美标准而已。